慢性病与现代健康管理

2022-02-21 12:36 admin 阅读

       一、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是一类病程漫长,无传染性,病理变化常具有退行性、不可逆性,不能自愈,也几乎不可能被治愈的疾病。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令人忧虑,18岁及以上成人中约每4人中就有一-人患高血压,每10人中有一人患糖尿病,超重肥胖问题凸显,高血压、癌症发病率10年来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正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杀手。

 

       现代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

       1.基层医疗机构尚未成为 慢病管理的主要力量

       2.百姓缺乏慢病知识、自 我健康管理难、依从性差

       3.医生缺乏连续有效的监 测数据,难以精准诊疗

 

       二、我国慢性病管理主要模式

       面对慢病对国计民生的威胁,各界积极探索慢病管理的有效模式。目前慢病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

       1.生物医学管理模式

       是对社区内的所有慢病患者进行筛查,为慢病患者建立档案,记录其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转归等情况,并且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是目前最普遍的管理方法。

       2.认知行为干预模式

       生物医学管理模式的不足是“对加重疾病的行为方式没有进行任何的管理”。故认知行为干预正逐渐开始实施,即通过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使患者了解慢病的危害,不良的生活方式与慢病之间的关系,从而督促患者改变生活习惯,让患者向更加有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生活方式转变。

       3.心理动力干预模式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面临着改变行为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多去沟通和了解这些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由此产生了心理动力干预模式。

 

       三、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新模式思考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我国慢病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创新了慢病管理模式。

       1.建设慢病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全面采集慢病患者健康数据

       2.建设慢病管理干预辅助平台,提高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依从性

       3.建设慢病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促进个性化、精准化慢病诊疗

电话

193-5591-6232

邮箱

3135380456@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