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

2022-08-25 19:22 rzk2021_admin 阅读

       一、形势分析

       (一)发展基础

       一是卫生健康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47.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8.6万人、注册护士470.9万人。“十三五”期间,全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2.22人增长到2.9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2.37人增长到3.3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由1.37人增长到2.90人,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卫生健康人才素质能力持续提高。“十三五”期间,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由30.6%提高到42.1%,尤其是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得到改善。三是卫生健康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不断优化。全国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占79.2%,卫生人才配备的专业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十三五”期间医护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东、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配比由1:0.94提高到1:1.01。村卫生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由21.4%提高到32.3%,注册护士占比由7.3%提高到12.8%,乡村医生占比则由66.5%下降到51.8%。四是卫生健康人才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才评价坚持注重实践,全面取消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论文等要求;适应服务需求,不断探索城乡卫生人才一体化、县管乡用、特设岗位等人才流动配置新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体现医务人员价值。五是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设医疗卫生人员专章,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权益,弘扬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

       (二)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是关键。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必须看到,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卫生健康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和区域分布仍不均衡,专业学科之间、城乡地区之间人才配置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体现在人才质量上,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范畴。除了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人才,老年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人才需要一并纳入卫生健康人才范畴,加强培养、开发、建设和管理。三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配备、提升公共卫生人才能力、改善公共卫生人才环境、创新公共卫生人才政策、激发公共卫生人才活力。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提升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能力,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五是建立人才竞争优势,加快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六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配备政策和激励机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和服务能力;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各类人才优质均衡发展;以深化人才制度机制改革为动力,创新卫生健康人才政策,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遵循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规划卫生健康人才发展战略、制定人才发展重大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坚持人才引领。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以人才引领医学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培养造就一批医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医学人才后备军。

       坚持系统均衡。优化人才结构,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专业之间人才配置差距,推动卫生健康人才均衡发展。加强人才供需的监测预警,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配置精准化和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服务与管理精细化。

       坚持适应需求。适应新的健康服务需求,拓宽卫生健康人才范畴,加强老年健康、职业健康、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以及医学技术人才、其他技术人才、新兴专业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激发卫生健康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人才服务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到2025年,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160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0人(其中中医类别0.6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0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5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增长到120万人。

       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进一步优化。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与服务需求、服务数量、服务效率相匹配,公立医院医护比逐步达到1:2左右。

       人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提高卫生健康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执业助理医师占医师的比例降低到15%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到75%以上。

       高端人才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生命健康人才高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重大公共卫生和疑难疾病的预防诊治等关键技术领域涌现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人才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逐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制度机制障碍,不断完善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的人事人才制度。人才配置、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政策更加灵活。

       来源: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817/content-1419221.html

电话

193-5591-6232

邮箱

3135380456@qq.com

TOP